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 / AND Studio
© 存在建筑
这座建筑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的房子,从设计到落成用了接近6年的时间,期间经历了各种困难,也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和鼓励。我们作为建筑师始终感到庆幸愉悦,因为我们的付出远没有这个建筑给予我们的启示多,在浩瀚的藏族文化面前,我们对自己的作品依然诚惶诚恐。
© 尹明
© 尹明
场所 :面对山与天空
区位图 © AND Studio
总平面图 © AND Studio
新的具有高差的场地,促使我们很快就有了新的灵感,由布达拉宫的建筑原型,还有传统藏族建筑的围院做法,让我们一开始就想设计一个可以环绕和漫游的博物馆。
© 存在建筑
形态生成分析图 © AND Studio
© 尹明
在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上,我们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手法,将建筑分解为六个体块,沿着坡度将它们相连,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聚落。同时,我们采取了收分墙体的形式,让建筑物的中心下移,使它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构造上都更加稳固。
体块分析 © AND Studio
© 尹明
依托于这种组团结构,我们将展览、会议、休闲等功能空间分别安置在各个体块中,并以它们之间的空间联结排布为核心,作为规划博物馆内外游览动线的依据。
爆炸图 © AND Studio
路线:内外两循环
“山”对当地居民有很深的精神引导意义。因此,我们设计了一条外部参观路线,游客可以沿着错落有致的平台一级一级地攀登,在山脉和山谷之间感受自然的宁静氛围。最终,这条路通向高处的广场,面对高塔正面巨大的白墙, 在“雪顿节”期间,藏民可以在这里祈拜悬挂的巨大唐卡。
外部流线分析图 © AND Studio
内部参观逻辑示意图 © AND Studio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尹明
© 尹明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而在展厅外,透过楼梯间天窗洒下的光影,游客被引导前往三楼。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那里是整个空间的精神核心——观光塔。抬头仰望,可以看到塔内侧挂满了错落旋转布置的黄铜板,层层叠叠一直延伸至塔顶的天窗,赋予了主塔上升的空间感,仿佛通向无尽的宇宙。同时,主塔还具有“风塔”的功能,设计成双扇形形状的双层幕墙系统,使塔内部气候得以控制,实现了自然通风。
© 存在建筑
© 尹明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尹明
这个项目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双层清水混凝土的建造。在此之前,当地的施工队几乎没有混凝土方面的施工经验。因此,我们带领他们前往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参观类似项目,以便向他们解释相关工艺。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将混凝土原始、粗糙的质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。
© 存在建筑
© AND Studio
2号展厅俯视图 © AND Studio
展厅效果图 © AND Studio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3号展厅俯视图 © AND Studio
视线分析图 © AND Studio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为了更好地展示唐卡艺术,我们特别研究和设计了展墙的形式和色彩。我们从藏传佛教和唐卡作品中常见的五种颜色(蓝、白、红、绿、黄)中选取了红色和蓝色作为展墙的主色调。在信息板上,我们采用了木纹装饰纹样,延续了当地传统的装饰风格。
4号展厅俯视图 © AND Studio
展墙示意图 © AND Studio
展厅效果图 © AND Studio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存在建筑
© 尹明
总平面图 © AND Studio
一层平面图 © AND Studio
二层平面图 © AND Studio
三层平面图 © AND Studio
剖面图 © AND Studio
剖面图 © AND Studio
细部结构图 © AND Studio
塔手绘 © AND Studio
塔手绘 © AND Studio